长清区纪委派驻一组: 六位一体 全方位监督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
作者:区纪委 来源:区纪委 上传时间:2017-11-30 |
济南市长清区纪委派驻一组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精神全程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论证、评审和验收的监督工作,并对涉及工程后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提出整改方法和建议。六位一体,精准发力,全方位监督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严守入口,使贫困户“保真” 认真学习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掌握国家扶贫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及工作标准,做好基础工作,选好帮扶的贫困对象。对区扶贫办提出严格要求,认真排查、核实、确认,确保扶贫对象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贫困户口的设定标准,严格把关,找出真正的困难户,绝不能漏掉一户困难群众。坚决防止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私设乱划、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二、教育提醒,盯紧“三种人” 一是对扶贫领域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廉政教育,提高扶贫领域的同志和相关专家的廉洁干事,干净干事、干事为民的意识,增强相关人员扶贫攻坚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打造一只廉洁的扶贫工作队伍。 二是对村级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治理腐败领域问题,基层是“主战场”。村级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农村扶贫攻坚和各项工作落实的质量;村级干部的廉洁程度决定着我们党的扶贫政策能否取得实效。区纪委抓住项目论证考察、评审、实地验收等活动机会,面对面地向村干部宣传纪委对扶贫监督工作的政策方针要求,把对基层干部的教育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时刻敲响警钟,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三是加强对扶贫项目所涉及企业法人进行廉洁责任教育。我区扶贫资金很大部分是作为投资受益项目进行落实的,贫困户是否能通过项目受益,企业法人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和使命。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法人明确自己的责任,确保资金和贫困户受益的安全,真正使扶贫项目资金发挥重大的社会意义。 三、严堵“漏洞”,促政策落实 自项目论证开始,派驻组就进行预设场景,从项目的实效、资金的拨付、划转、项目的实施等环节进行预先设计,从中寻找可能出现问题的风险点,在项目论证会上及时提出。督促相关部门,设计监督、预防方案,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对风险大、扶贫效果不明显的项目能撤换的撤换,力争搞一批效益好,风险低,扶贫资金运用长久的好项目。 张夏街道王泉村60亩春芽种植项目,因为山地地形复杂,为防止出现登记面积与绝收时GPS测量不符合的问题,召开项目论证会,预先设计,提出拿出集体土地的方案,确保国家资金落实到位。 四、强化督查,保验收“过硬”。 查漏补缺,亡羊补牢、及时纠正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派驻组对每个项目都要会同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验收,万德街道贾庄三十亩猕猴桃种植通过验收发现亩数、植株数不实问题,派驻组第一时间要求补满亩数,安排扶贫工作人员到实地一棵棵清点查实,并且要求清点人员签字,责任到人,再次实地验收,直到满意为止。 五、注重细节,防账目虚假 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虚假现象,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绝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要求账目明细、规范、合同合法程序合法。 在房顶光伏扶贫项目中,有的单位为了报账方便,把拉扯电线、修理房顶、埋设线杆,都计算成了光伏板的数量,我们在验收过程中发现了这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要求施工方一切按照实际情况开列单据,据实报账,不得合并或出现一丝毫的差错。对于身兼支部书记、村长的村干部自身承包村集体土地实施扶贫项目的情况,我们要求:作为村委的一方必须由村两委全体成员签字,确保合同的合法公正。 六、规范管理,巩固扶贫成果 加强对村里的投资收益型扶贫项目的监督,我们要求必须完善相关的质押手续及其他法律手续,确保国家扶贫资金安全,绝不能让国家的扶贫资金成为个别人的谋利手段。同时还要求村级要在先完成脱贫任务并让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到2020年的基础上,着眼目前,长远打算,形成良性、长远的资金利用规划,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困难群众脱贫不返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