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国税局:做好“四点”文章防纠并举促行风 |
作者:区国税局 来源:区纪委 上传时间:2017-04-18 |
区国税局把行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廉政教育、优化纳税服务、抓好问题整改、强化监督执纪,各项工作水平持续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行风评议成绩连年不断提高,全区排名由2014年的第15名提高到2016年的第3名。 一、加强廉政教育,把握行风建设的切入点。廉政教育是预防腐败的有效的方式,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在廉政教育工作中,坚持分类分层原则,不断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一是在教育对象上分层。针对科级及以上干部,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教导他们在廉洁自律的同时,要敢抓敢管,履行好自身担负的主体责任。先后组织他们参观了廉政书画展、大峰山革命纪念区,订购了《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廉洁从税读本》等刊物,组织收看了《永远在路上》廉政教育片并撰写心得体会。针对普通干部,注重廉政纪律教育、岗位警示教育和专题培训教育。组织年轻干部参加“我为国税添光彩”征文比赛和“清风国税”廉政知识竞赛,增强了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二是在教育内容上分类。日常教育方面,做到逢会必讲廉政,充分发挥党组理论中心组、民主生活会、党支部会的作用,同时要求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讲一次党课,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一般干部之间每年廉政谈话不少于二次。警示教育方面,通过观看典型案例教育片、组织干部职工赴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干部职工受到震颤,从内心深处真正做到“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育方式,将网络教育纳入廉政教育阵地,在局内网开辟“清风国税”模块进行廉政宣传,廉政热点信息、上级廉政会议精神,局纪检组、监察室第一时间转发至局微信群,既增强了廉政教育的时效性,又促进了干部之间的互动,使干部感受到廉政教育时刻在身边。 二、优化纳税服务,夯实行风建设的立足点。立足于优质、高效、文明服务,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载体,充实服务内容,国税部门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不断得到提升。一是大力加强服务基础建设。对办税大厅进行升级改造。将大厅划分为五个基本区域、降低办税柜台台面、增加办税窗口、推出“双屏”显示模式、增设自助办税设备。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利用“每周一课”、礼仪教师授课、岗位大练兵活动等方式,增强一线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统筹协调各部门做好系统运维工作。组织纳税服务、税政、征管、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系统运维工作,确保网络系统平稳运行。二是依托“纳税人学堂”提供多元化服务。定期举办税收知识培训。实体学堂共举办营改增政策培训、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小规模纳税人申报培训等20余场次,培训纳税人5000余人次,小微企业培训面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积极开拓网络教学。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信息平台,进行网络教学,让纳税人掌握涉税业务及发票开具、网上认证、纳税申报等基本操作。试点远程办税业务。开通微信代开预申请、网上申请领购发票等新渠道,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部分涉税业务。三是积极主动宣传沟通。坚持通过集中座谈、上门走访、问卷调查、参加政务热线、聘请特邀监督员、举办国税开放日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加强与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交流沟通,积极对外宣传履行职能、优化服务、改进作风、服务大局的做法和成效,广泛争取党政领导、纳税人、新闻媒体等各类评议主体的理解支持,不断提升国税部门形象。 三、突出问题导向,选准行风建设的着力点。坚持把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把问题整改作为行风建设的最佳着力点。一是开展专项治理。开展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专项整治工作 ,该局从推进绩效考核、优化纳税服务、规范税收执法三个方面入手,重点整治了服务态度差、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进一步改进了机关作风,推进了服务性机关建设。二是做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问题整改。2016年在总局满意度调查中,该局取得济南市第一的好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纳税人提出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方面、规范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纳税服务科、税政科、征收管理科、信息中心等部门积极配合省局、市局,全力做好整改,安排专人主动收集和掌握纳税人的涉税诉求和问题反映,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拓展执法公开的渠道,真正让纳税人听得见、看得明。三是做好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在满意度调查整改的基础上,又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清理、大扫除,清理游园卡支出,健全工会经费独立核算,市局巡视回头看对该局自查整改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四、强化监督检查,抓住行风建设的关键点。强化监督检查,是确保行风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畅通监督渠道,拓展监督方式,严肃问责制度,将监督检查渗透到行风建设之中。一是压实责任,明确廉政职责。局党组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将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形成7类29项内容,进一步划清责任边界,明确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分别签订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明确了党组书记、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的主体责任,保证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二是严格纪律,深入监督检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党的纪律真正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重大节假日前及时发通知,早提醒、严教育,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情况进行监督,实行“月报告”、“零报告”制度。纪检组长带队,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检查小组,每月对机关科室、分局的工作纪律、着装、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纪律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公正公开,加强外部监督。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工作,虚心接受党政领导监督的同时,从社会各界聘请了20余名特邀监察员,形成了有效的社会监督网络。通过向纳税人发放廉政承诺书、廉政调查问卷、建立税企对话制度和局长接待日制度等方式,加强了与广大纳税人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强化了外部监督。 |